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业务咨询1
 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业务咨询2
 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业务咨询3
 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业务咨询4
 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业务咨询5
 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技术支持1
 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技术支持2
 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技术支持3
 
 
 
 
 
 
全面探究RFID射频识别技术前世今生
来 源:慧聪电子网 日 期:2011/6/29 17:15:19
   
  射频识别技术(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,缩写RFID),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,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(交变磁场或电磁场)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。

  从信息传递的基本原理来说,射频识别技术在低频段基于变压器耦合模型(初级与次级之间的能量传递及信号传递),在高频段基于雷达探测目标的空间耦合模型(雷达发射电磁波信号碰到目标后携带目标信息返回雷达接收机)。1948年哈里斯托克曼发表的"利用反射功率的通信"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。


  RFID工作原理

  标签进入磁场后,如果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特殊射频信号,就能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(即PassiveTag,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),或者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(即ActiveTag,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),阅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,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。RFID系统组成包括两个核心部分:读写器和电子标签(也称射频卡、应答器)。另外还包括天线、主机等。在具体的应用中,根据不同的应用目的和应用环境,RFID系统的组成会有所不同,但一般都由信号发射机、信号接收机、发射接收天线等部分组成。


  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

  发展进程
  1940-1950年:雷达的改进和应用催生了射频识别技术,1948年奠定了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基础。
  1950-1960年:早期射频识别技术的探索阶段,主要处于实验室实验研究。
  1960-1970年: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了发展,开始了一些应用尝试。
  1970-1980年: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研发处于一个大发展时期,各种射频识别技术测试得到加速。出现了一些最早的射频识别应用。
  1980-1990年:射频识别技术及产品进入商业应用阶段,各种规模应用开始出现。
  1990-2000年:射频识别技术标准化问题日趋得到重视,射频识别产品得到广泛采用,射频识别产品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。

  2000年后:标准化问题日趋为人们所重视,射频识别产品种类更加丰富,有源电子标签、无源电子标签及半无源电子标签均得到发展,电子标签成本不断降低,规模应用行业扩大。


  至今,射频识别技术的理论得到丰富和完善。单芯片电子标签、多电子标签识读、无线可读可写、无源电子标签的远距离识别、适应高速移动物体的射频识别技术与产品正在成为现实并走向应用。
关于我们 公司产品 成功案例 诚邀代理 联系我们 公司新站

Copyright 2008-2010 广州野马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1076988号 客户服务中心信箱:yema@gz-yema.com

总机电话:020-83503775 83589243 83573551 83573316 公司地址:广州市荔湾区西增路63号原创元素创意园D1栋三楼整层
邮编:510000

野马电子欢迎您,现在是北京 时间:
访问